品社课堂生活化探索与实践的研究
本课题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预期效益。
一、主要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个课程的设置,可以说在品德教育改革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然而,如何发挥教材作用,实现其课程所追求的“目的”、“宗旨”呢?面对现行教材,老师们的备课有所困惑。
因为现行的各大版本,无论是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本的编排上有着较大的区别。现行的教材为了突显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教材的挖掘与生成上的自主作用,教材重在主题的确定和内版块安排上下工夫,而每课内容往往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这给用惯了《思想品德》课本,以及受传统教法束搏或影响的一些老师来讲,要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宗旨”,备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一线教师反映对备课比较茫然。基于这些现象,我们在认真分析教材后不难发现,每单元组教材都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而展开,教材内容大部分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表述,这给授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生教材的空间。如何更好的凭借教材发挥出新的功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形式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宗旨,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课题组老师应自觉开展研究,发现、分析个案,以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以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例引导课题研究的开展,实现此课题实施的最优化。
每学年至少举行一至二次的公开课研究活动。
(1)可通过少队活动,班队活动等特设的地方课等课程,积极开展相应课题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系列活动,为优秀课例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
(2)课题组教师应正确的把握教材,凭借自己的特色资源优势,合理拓展教材空间,积极开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研究活动。
研究形式: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实录)、说课反思、专题发言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课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教师更新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发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我们的课题研究的内容、教学过程再也不能是凭借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讲教科书了。再这种理念下,我们所研究的是拓展课程教学空间,增强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向。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要成为改革的研究者,应积极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它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在这课题的推动下,将会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增强课改意识,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改革,起推波助浪的作用,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
2、 弥补教材的局限,增强教育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虽说在《思想品德》课程上是迈出了改革大步,但是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会受到区域的局限,在地理、气候、物产及风俗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地区、城市与乡村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城市的学生,目之所及的是高楼大厦,是大商场、立交桥,是形形色色现代工业品;农村的学生,他们所接触的是乡村田野,是绿树芳草、飞虫、小鸟,是大都市人无法见到的原生态的东西。同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他们的心里因素和道德水平也存在差别,这是哪种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都无法克服的,为满足各地的需要,就只能依靠各地学校,根据自己本校、本地学生的需要,挖掘当地教育资源,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拓展教育空间,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为学科教学积累资料
根据课题的需要,我们所研究形成的优秀课例,都是具有我校特色的典型课例和经验研究文章,富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二、预期效益
1、为学校开展思品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2、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要在思品教学中拓宽内容、形式与渠道;3、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思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4、促进教师更新理念,提高老师的思品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