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天地  教师风采

巧妙地创作和使用语言艺术,使数学课堂大放异彩

福建师大附小张爱红

名师开满鲜花的课堂,吸纳着名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经典手法、娴熟技巧,以及营造的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教学氛围,而语言艺术也是他们的课堂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师课堂,去感受名师课堂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轻轻的叩问点拨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智慧的课堂。新课改倡导一种多元的、相对的、争辩的对话教学,在承认不同意见、聆听不同声音、尊重独特体验的同时形成了学生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的网状教学关系,彼此分享思考、交流情感、展现智慧,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共鸣的动态过程。名师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敢问、善问、乐问的教学范例。通过老师的智慧点拨,学生能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开创了学生思维的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

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的教学案例一课,给了我一些启示。就像一颗石子,落入教育这片浩瀚的水中,激起无限涟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句古语中,引出难道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画圆。学生出了发现可以用圆规、圆形瓶盖、三角板中的圆窟窿等工具画圆外,还想到了可以用绳子和笔组合起来画。张老师将圆的内涵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放大,并对圆中凝聚着人类智慧进行了充分的发掘。又如:圆的周长和直径。。。在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不仅是在学习数学,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更多的是接受了人文主义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发现中不断推进,引领学生经历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这样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感受生活,思考问题,也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课堂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得到了更好的培育和发展。

评价的机智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名师们凭着自己对语言文字敏锐深刻的感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颇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名师们的课堂评价语言常常是心诚意切,充满了智慧和爱怜,学生在老师一次次鼓励声中,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也就此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高潮。如: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欣赏你们。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会比蜜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课,不是老师在教什么,学生在学什么,而是一种交流,一种感染,一种感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学。

幽默的语言是课堂大放异彩

名师们的课堂各具特色,有的清新活泼,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细腻深沉,但其语言都优美动人,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教师的幽默语言在课堂中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它不但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而且还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需要幽默,需要活跃的氛围。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教学幽默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兴趣、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缺乏幽默的课堂,宛如一潭死水;缺乏幽默的老师,宛如一尊雕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如其分、别具匠心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幽默语言“激励、唤醒、鼓励”学生的激情,使学生体会到“读书乐”而“乐于学”。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领悟到,灵活运用幽默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力量:

——幽默的感染性

幽默就像“催化剂”,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案例:一梁姓老师。每到一个新的班级上第一堂课,都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梁”、“粱”,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形和义的不同之处,等学生说完,再向学生介绍我姓梁,是栋梁的梁,别把它写成高粱的粱,把“我”当粮食给吃了。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愿意配合。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授课便如顺水行舟。

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活。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受到老师情绪的感染,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如在教学“同时能被23整除”内容时,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同时能被23整除”的特征,并让学生举例。这时,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爸爸(588)能‘同时被23整除’”。老师把588这个数字写在黑板上,抓住机会,趁热打铁边写边说:你爸爸为什么能被23整除?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全班学生都怀着一种兴趣专心地听她叙说,“同时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知识点就在笑中学、学中笑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点燃学生记忆的火花,燃起积极思维的烈火。

——幽默的启发性

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

在解方程时,必须先写“解”字,再解题,但学生时常忘记写“解”字。在小学阶段,方程的未知数基本是用“X”表示。师问学生,“解”字和哪个字同音,学生想了想,七嘴八舌地喊起来:“姐姐的‘姐’字。”师及时地肯定:“对啊,那以后我们解方程的时候,看到未知数‘X’,就要想到姐姐,要记得写‘解’字,不要把你姐姐丢了。”学生听了感到很有意思,在解方程时总是边做边念:“看到‘X’要想到姐姐。”从此解方程再也不会忘记写“解”字。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幽默的婉转性

每个人都不喜欢让人批评,听到批评心里总是不高兴。特别是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消极听课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教学幽默不仅可以用在讲授教学内容时,也可以用在组织教学时。如果教师能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引起学生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着振奋的精神状态。

在课堂上,每当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时,很多名师从不直接点名批评学生,而是一直对着他(她)笑,或者间接表扬:“第几组有一个同学很注意听讲。” 让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主动改正。

——幽默的含蓄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含蓄的语言。教师幽默而含蓄诙谐的教学语言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幽默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具有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拿着长方体的实物,边讲边让学生跟师摸着教具,寻找长方体的每一部分,讲到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本来老师是读对的,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是读ling”,另一位学生又说,“老师,知道什么意思就可以了,管他怎么读”。师说“这怎么行呢?现在不搞清楚,以后还会读错的,还是问问我们的‘桌上先生’吧。”学生拿着字典查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喊起来,“老师,这是多音字,读líng 也读léng,在这里读léng ”。为了让学生记得牢,看了看外面,说:“今天的天气很好,不冷”。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冷’字。虽然两个字的读音,一个是第二声,一个是第三声,但是这样一说学生再也不会读ling 了。这时,有位学生问:“老师,你什么时候改教语文啦”。师笑了笑说:“我语文也教了好多年啊”。他又说,“哇,老师,你文武双全啊。”师笑了,“花拳绣腿我可不会,哪天你们教我两招。”全班学生都笑了。几句很平常的话语创设出一 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起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

又如在讲解“如果ab是不同的非零的自然数A=a+b,那么A至少有( )个约数。”这样一道题时,题中三个字母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数,许多学生把Aa看作同一个数。师特别强调大写的A和小写的a表示不同的两个数。有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这两个Aa,不能是同一个数?”师告诉学生,在数学中一般表示不同的数。我打个比方,大写的A好像是大人,小写的a好像是小孩。这时,班长站起来说:“大写的A好像是你爸爸,小写的a好像是你,你们是不同的两个人啊!”全班同学哗然大笑。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再也不会把Aa看作同一个数。

幽默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幽默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幽默不仅是催化剂,更是兴奋剂。有了它,课堂会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无限魅力。教学幽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更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幽默,就一定能够加深和拓宽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一个老师的喜欢程度,会影响他们对这个老师任教科目的态度。师生的和谐关系是不容易形成的,需要老师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实践证明,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教育成功的秘密武器。这样的语言就像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能深入到学生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幽默的语言艺术,使沉闷、严肃的课堂变得轻松愉悦,使晦涩、阻滞的思维变得豁朗、顺畅。学生如果置身于这样富于幽默色彩、惊喜不断的课堂上,会多一分轻松、多一分喜悦、多一分成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