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吴回春

一、回顾教学过程:

《月相变化》是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绕地球公转有关。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宋词《水调歌头》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不同时期看到的不同月亮形状,来引入月相的概念,揭示本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的内容分成三个环节:一是一起画月相。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画出任一农历时间他们所认为的月相,从而获得学生前概论是什么样子的,也让学生通过观察粘贴的学生月相作品激发大家认知上的矛盾,产生了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它们有一定的规律吗?这样的问题。二是模拟实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在模拟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认识首先必须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通过教师的细心引导,发现月相变化既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又跟三个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关。接下来的模拟实验是本课的重点部分,这里引导学生逐步细致地按老师的步骤要求,尤其让示范小组中的观察员规范地站好位置并保持眼睛平视正前方,而小组长也要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月亮亮面始终早先代表太阳的黑板方向等等注意事项,这也保证后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才能正确。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因为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月亮,本身再加上本单元的内容也比较晦涩难懂,学习起来困难很多。到底后面有的小组即使在正确的数据面前,也无法有效地分析得出结论。因此有些课程是需要让学生前期观察获得直观的直接经验,这对于课堂上的分析归纳是很有必要。

2、其次,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是在小组9人的合作下完成的,8位观察员代表着各自的时间,他们是看到了月相,但对于其他几位观察员看到的月相,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点的体验,下次的上课过程中可以做一下尝试。

3、教师教态不够活泼,不利于调动学习回答的积极性,教师语言过多,师生互动效果会打折扣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乃至课后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进情感这对于上课时师生互动会起到很有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