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篇中的词语学习为例
冯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福州,350008
【摘要】 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础材料与内容,词语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读思达”教学法观照词语教学,可通过优化阅读输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原力;重视学科思考,引导提升语文审美鉴赏力;关注表达输出,指向言语实践能力落地,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以学生学习为本位,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读思达
词语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础材料与内容,为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奠基。词语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如何扎实高效、充满智慧地落实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长期是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学习环节主要围绕着“音形义”展开。教学中常采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理解词语意思。课后更注重引导学生抄写、听写等方式积累词语,用填空、造句等题型引导学生运用词语。
虽然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学生在词语的感知方面仍存在着被动的情况,例如在试题检测中,现代文阅读模块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得分不理想;如词语的运用方面,无论是准确程度还是丰富性都较为有限,这一方面在习作中的表现显得尤其突出。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阅读的数量和习作输出的质量不成正比。作为指导者和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在词语学习方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投入与产出却不成正比。因此,词语教学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努力优化的。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大致由理解、积累与运用三个环节组成。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 (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三种[1]。本文基于余教授“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内涵,从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探索词语教学的优化途径,以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
一、优化阅读输入,注重唤醒学生阅读原力
什么是“好词”?经过历史积淀传承下来的固定词组、作家妙笔生出的文学词汇毋庸置疑都是好词;使用精当的普通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下也是好词。实际上,词语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握好轻重度,合适的才是最优的。
1. 轻读以扩大词语视野
统编教材相比传统教材不仅在词汇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选文力图在教学材料中尽早、尽多地出现高级词语,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语视野。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小毛虫》,出现了“笨拙、悲观、迟疑、雾霭、时辰、尽心竭力、与世隔绝”等大量陌生的高级词汇。从教材定位看,《小毛虫》所在的单元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对于低年级儿童,课文中出现的陌生词汇可以通过多样的呈现不断地复现、运用、反馈,以增强词语的亲切感。可以将词语分类出现:首先是能够提示讲故事的情节型词语“周游、迟疑、尽心竭力”等,要求学生串联词语复述故事梗概;然后出示能够将故事讲生动具体的描述型词语“笨拙、雾霭、色彩斑斓”等,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运用于细节的展开,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生动。将文学性词语学习与“借助提示讲故事”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把落脚点放在“用”而不是“研”,语文课堂兼具了智慧与高效。
再比如六年级的《竹节人》一课,文中诸如“威风凛凛、前功尽弃”这样的成语就有十多个。虽然这些词语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词”,但在单元学习目标“有目的地阅读”的大前提下,成语就要为阅读策略的学习目标“让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学情,可将文中的这些成语通过交流分享、内容串讲等方式来“轻学”,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
连滚带爬的“轻学”,既是大量感知词语的途径,也使儿童阅读的过程更流畅,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原力。
2. 深读以促进范式掌握
相对于成语和文学性词汇,文章中准确使用的普通词汇,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被忽略。例如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冰心在叙述如何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时候,使用了“放、加、蘸、吹”等一系列极其常用的动词。虽然不是高级词汇,但是作者使用这些动词的准确与精当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可以先引导学生关注连词“然后”“再”“若是”的使用,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探析副词与动词的搭配,“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感受“我”吹肥皂泡的小心翼翼,进而体会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与留恋之情。
关注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方法,使阅读活动更有硬核——词语教学基于这样的逻辑清晰的言语学习活动,更加扎实而灵动。
3. 精读助力策略内化
培养阅读能力最显性的抓手之一是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要使学生切实内化阅读策略,提升阅读速度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将“学”得与“习”得相结合。其中,熟练运用解词策略就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语文阅读力。
例如《肥皂泡》中,冰心使用了“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等词语描绘肥皂泡。“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句子难懂源于其中的难词,作者使用的这些高级的文学性词汇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教学中可以设计扶放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完成由感知——实践——内化的学习链条:首先,以“轻清透明”为例子引导学生将“轻”与“清”进行比较,把“清”与“透明”联系在一起,运用“拆词法”“换词法”“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等方法将这个词语学透彻。然后,从感知理解词语到明确提炼出前一个环节运用的解词方法,最后提供其它词语“玲珑娇软”“脆薄”等供学生自主学习。系列化的精读以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促进阅读策略的准确内化和变通运用。
二、重视学科思考,引导提升语文审美鉴赏力
作为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兼有美育的学科特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引导,也应关注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1. 在思考探究中感受文理之美
薛法根认为“语文教育,就其哲学实质来说,就是以言语为对象的人性智慧教育,简洁地说,语文教育就是言语智慧教育。”[2]阅读的过程,是儿童对言语不断解码、重组、生成的过程。
二年级下册《雷雨》写了雷雨前、中、后的各种事物的表现和变化。如“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通过梳理,可以提炼出本课的基本句式是“什么+怎么样”“谁+做什么”,这两个句式恰也是低年级儿童语言表达中的基本范式。
教学本课时,可先将词语进行分类、让学生感知音、形、义后有意识地识记词语;然后设置自主“拼接、替换”句子环节,学生进行了具体的词语实践操作;最后,理顺语篇,感受作者藉由词语组合而成的整体情境。词语仿佛一块块的乐高积木,让儿童在游戏式的言语探究过程中交换比对、重组创新。随之,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为什么是“乌云+压下来”,而不是“乌云+垂下来”?在排列顺序的时候,为什么先“叶子”后 “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语言文字的潜在逻辑关系悄悄植入儿童心里。不仅仅是对单纯的音、形、义本体内容的学习,还可以渗透着对文理之美的感知,甚至有意识地指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2. 在对话交流中感受文韵之美
考察词语教学中的审美范畴,教师应该明确将学科思考(语文学科的审美力、鉴赏力)作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学《肥皂泡》一课中描绘肥皂泡的样子的这一环节时,可先通过现场吹泡泡让同学观察后直接口头表述所见到的泡泡的样子;接着引导学生比照课文,发现“轻圆”“软悠悠”“飘游”这样的高级词汇;最后比较学生的表达与作者的表达效果之间的差异,以此体验词语运用文韵之美。教学设计应让学生浸润于情境中去思考和鉴赏词语的运用,并让情境作为直观化的工具去助力感知,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语言信息加工机制,进而提升学生的词语审美能力。
三、关注表达输出,指向言语实践能力的落地
在传统语文四大活动中,听读是口语、书面语的基础输入,说写是口语、书面语的表达输出,属于上位能力。只有高质量地内化了输入的语文要素,才能输出得更加准确、到位。但如果只是停留于提高输入质量却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输出机会实现言语实践,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很难能得到全面地提升。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相对忽视了输入升华为输出的转化,对读写结合的关注,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等都为输出与输入良性循环提供了实践思考。
在《肥皂泡》一课中,吹泡泡一段中动词使用的精确到位是非常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教学设计可紧扣“激发表达兴趣、提供表达支架、创造表达空间”,设计 “圈出文本中的动词----回填句子----单纯根据动词练说过程----仿照过程拓展学写”这样的流程。教学设计遵循语用能力的获得规律,帮助学生对动词的精准使用进行感知内化、迁移创生,。
对于语篇中的词语教学来说,正确理解词义是词语学习的首要目标,感知词语运用作为输入是学生词语运用素养培养的起步;激发学生对词汇的引觉和侦觉,有意识地涵咏、品味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优美,进行包含审美鉴赏力等在内的学科思考转化;提供适宜且充足的词语产出机会,巩固对词语的语用能力。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践行“读思达”的贯通与闭环,切实地将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薛法根.组块阅读教学策略(上)[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