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天地  教师风采


线条的具象化:视觉思维理论指导下的小学写字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粮宜

  要  视觉思维是以视觉意象为操作单位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视觉思维理论具有拯救教学话语困境、激发教学创造活力、提升教学审美意趣等方面的教学意义。在小学写字教学中,汉字的象形特点天然地要求教师应追求可视化的教学表达,重视汉字的视觉化呈现与书写双姿的全景示范,同时以汉字的视觉形象为基础渗透汉字的审美文化内涵。

关键词视觉思维;可视化;写字教学

 

汉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良好的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入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意识到写字教学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将写字教学摆在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位,并在每一个学段对写字教学应达到的效果提出具体的标准。[1]通过对小学写字教学现状的考量,本文以视觉思维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写字教学的应然方向,为写字教学的可视化指导方式提供科学理据。

 

一 视觉思维的内涵与能力构成

视觉思维指视觉器官收集并反应外部刺激形成视觉意象,并以视觉意象为操作单位,在观看、想象、构绘三方面能力的相互作用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2]从定义中可知,视觉思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观看

观看是视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视知觉具有选择性,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是一种积极选择的过程,并不是所有信息、资料都能被“看见”。[3]哲语“人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可作为视觉思维观看能力的注释。视觉器官通过观看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为进一步的思维活动提供基础。

(二)想象

视觉思维的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对已有视觉资料的重新建构而形成所需的视觉形象。创造想象是对文字、图像等资料输入的视觉形象建构。想象是视觉形象产生的重要方式。

(三)构绘

构绘是以文字或图画为介质的视觉化表达方式。一方面,构绘可以以文字或图画记录某种转瞬即逝的顿悟或灵感;另一方面,构绘可以通过视觉化笔记如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展现已有观点或想法,促进认识与理解的深化。

 

二 视觉思维理论的教学意义

(一)拯救教学话语困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陷入教学话语困境即不知如何表达概念或知识。同时,也可能存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过于复杂、冗长而使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面对教学话语困境,教师可以将所需传授的概念或知识以视觉化形式表达,借助多媒体图像、简笔画、思维导图等具体途径呈现教学内容的机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激发教学创造活力

言语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规范的、抽象的词汇可能使学生难以形成视觉形象从而阻断感知与理解的发生。[4]视觉思维理论提倡教师与学生对视觉资料的个性化想象与表达。方便易得的视觉实物或实物图像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以可视化形象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加工,学生可发挥想象力对视觉形象进行自由操作。师生双方均可依借视觉形象促进教与学活力的产生。

(三)提升教学审美意趣

审美意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是教育教学的题中之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是一项审美性活动。[5]学生的视知觉接触美时就产生了审美活动。[6]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地、形象地、整体地可视化表达,以丰富多样的线条、色彩、图像传递教学信息,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的感受。

 

三 视觉思维理论对小学写字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汉字的视觉化呈现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的物质手段日益丰富。但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削弱教师个体对于学生的影响。[7]在写字教学中,一些教师抛弃了板书而在多媒体屏幕中进行整个写字教学的指导,对于生字不再亲自范写。学生缺乏对于教师汉字笔画书写过程的观察,不能形成从点到单线条、再从单线条到整个汉字的视觉形象记忆,写字学习的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因此,应重视汉字教学的视觉化表达。学生通过视觉器官观察教师书写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当教师手执粉笔将汉字一笔一画慢慢地、清晰地、准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脑海里就形成了具象化的汉字线条思维图式和教师书写行为的动作表象。在书写实践中,学生将观察所得的动态的汉字视觉形象模仿至笔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尝试。至此,汉字书写的学习才真正发生。于永正老师曾在《教海漫谈》中言道:“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在汉字的视觉形象上,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从甲骨文、篆书发展至现今符号化、规范化的简体楷字,依然保存着视觉形象的基因。在教学中借助实物或实物图像的展示,学生能够展开对于汉字与相应实物形象的想象从而增进学生对汉字视觉形象的感知与记忆。

此外,还可以通过营造汉字学习的视觉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视觉记忆。在教室或校园内布置相应汉字艺术作品(如书法作品、篆刻作品、剪纸作品等)可以为学生汉字的学习提供隐性课程资源。

(二)重视书写双姿的全景示范

“双姿”即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在写字姿势上,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睛和纸面的距离保持相应的距离。在执笔姿势上,要求学生的各个指头各司其职放置于适当位置,笔杆与纸面保持合理角度。《课标》强调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在每一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正确”做出要求,正确的、科学的双姿有利于学生提高书写的效果和速度。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书写双姿的指导。在双姿指导过程中,教师可能存在重言语表达而轻视轻肢体动作表达的倾向。言语表达具有规范性,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而肢体动作表达具有形象性而易于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双姿的肢体动作而形成的视觉形象对学生自身做出双姿肢体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教师所示范的双姿肢体动作的视觉形象越清晰,学生复制出正确双姿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就越高,须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观看”到正确的、全景的双姿。

同时为了提高双姿的指导效率,教师也应重视学生的肢体动作表达,并从中了解学生对于指导内容的掌握程度,领会学生的学习需求,寻找教学提升空间。

(三)重视汉字审美文化的渗透

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使每个汉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8]在写字教学实践中还原汉字的历史文化形象,可以从汉字的内涵美和构形美两个维度渗透审美文化教育。

在汉字的内涵美维度上,教师可以以汉字所呈现出的视觉形象为操作单元,引导学生展开对汉字背后历史文化内涵的联想,介绍汉字的历史演变以及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智慧从而体认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诗词、典故、成语等资料将单个汉字置于具体情境中感受其丰富、多样、立体的形象。学生的视觉器官输入汉字视觉形象并将其书写的过程就是体认汉字历史文化内涵的过程。

在汉字的构形美维度上,相异字体间呈现多样的构形美,如篆书的肃穆美、草书的狂放美、楷书的端庄美。相异书体间也呈现出不同的构形美,如楷书四大家书体的横向对比,今人与古人书体的纵向对比,学生在对比中能够知觉并积累对于不同书体的美感经验。此外,教师应根据汉字的视觉形象特点,重视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揭示,如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迎让、汉字整体结构的姿态等,均是汉字构形美的体现。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汉字具有共同的视觉形象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集中“构绘”,以增进学生对于同类汉字的视觉记忆。

在写字教学中以汉字天然的视觉形象基因为教学接入点,渗透汉字审美文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热情,为后续提供恒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刘冬岩,林冰冰.有“眼光”的教与学:视觉思维与课堂教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3]   赵慧臣.观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03):44-48.

[4]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26-33.

[5]   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13-17.

[6]   宁海林,王泽霞.审美心理机制: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解读与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03):154-158.

[7]   刘庆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刃剑”——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79.

[8]   王锋. 追寻汉字发展的历史足迹[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14(007).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