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天地  教师风采

注重实践,实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李凤枫

(一)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探究测量周长的策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学会测量周长。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学会测量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本节课通过描、找、摸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同物体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的策略。最后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天凉了,叶子黄了,瞧,叶子慢慢的飘落到了地上,蚂蚁王国的小蚂蚁可开心了,听,它们商量进行一场爬树叶比赛,可它们就没有裁判了,怎么办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给他们当小裁判吧(课件)

2、比赛要有规则,请看规则: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学生齐读)。瞧,它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在相同的起点准备出发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那我们一起给它们倒计时吧?

3、比赛很快结束了,谁赢了呢?

师:那究竟是谁赢了,我们一起回顾它们的运动轨迹。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1号小蚂蚁的路径放在最后讲解,师边指边引导学生按照规则说小蚂蚁从一个起点绕叶面一圈,又回到起点。]

师:孩子们,只能这点作为起点吗?从这里出发(教师任意指一点)那它的一周是?(引导学生一起说)

师:是啊,像这样从任意起点出发绕叶面一圈又回到这个起点,这样的一圈在数学上称之为一周。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突出了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的一周。

过渡:小蚂蚁已经带我们认识了一周,拿你们能找一找我们身边物体表面一周吗?指一指,摸给同桌看。

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引导学生从起点出发,绕书本的一周,又回到了起点),其它两名同学说一说。

过渡:刚才我们找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的一周,你会画这下面三个图像的一周吗?

2、完善周长的概念。

画一画,独立在课业单中描出它们的一周。

IMG_256

选两张展示,(一张画的好,一张没有沿着边线画)

师: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不好?(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所以我们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沿着图形的边线画。

教师:现在老师也把图形的一周画到了课件上,请你观察所画的图形一周,你有什么发现吗?(手势沿着图形绕一周)

预设1沿着图形边缘的画一周,从一点开始没有叉开的,断开的图形。

预设2:都是封闭图形。

师:哇,你还知道封闭图形,那你能说说你所认识什么样才是封闭图形呢?

教师小结:对,像这样,从起点出发又可以回到起点,没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

3、请你们快速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哪些不是?

指名学生说说怎么判断是封闭图形?

师:你们都赞同他的判断方法吗?(指一名学生说一说,并给予表扬)师:26为什么不是?(指一名学生说一说,并给予表扬)

 

师:像这种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做周长。(做出沿着封闭图形绕一周的手势)             板书:的长度、周长

请学生完整地齐读认识周长的概念。

师: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感受生活中的一周,再到画一画三个图形的一周,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加深对一周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观察图形的一周,引导学生说出封闭图形,然后再结合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引出周长的概念,从理性上认识周长。]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你会测量这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吗?

师:测量前请听3条规则:

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测量。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软尺、绳子、圆片、三角形纸片,温馨提示:除了可以用我给大家准备的学具,还可以用笔盒里面的工具哦。

看看哪个小组能又快又准确的测量好,并迅速的坐端正给前5小组点个赞。

学生汇报,展示方法:

1、哪个小组代表先来汇报下课本是如何测量的

师:你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工具,怎么测量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师:因为测量存在误差,你们的测量范围大约也是在88厘米左右吗?不是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如果出现测量错误的,引导理解周长是书本封面一周的长度,学生说出应该是测量它每条边的长度之和。)

师:你们的测量范围大约都是88厘米左右的,那你们的测量方法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吗?

生:用软尺围一圈,直接读出它对应的刻度。或者用直尺量出各边的长度再相加。

学生1我用直尺测量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学生2我测量的是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我只要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周长也是……

2、那三角形纸片呢?

师:用什么工具,怎么测量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师:你们的测量范围大约都是在30厘米左右吗?那你们的测量方法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预设:

学生1:我用直尺先量了一下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以边的长度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周长。

学生2我用直尺只测量了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因为它的所有边相等,所以周长是……

师小结:像三角形、长方形书本等有直的边,可以用软尺绕一周直接读出它的刻度,或者用直尺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都是可以的。

3、圆形等曲边的测量方法。

师:这歌个圆片可以用直尺测量吗?不行,那你们用什么方法测量呢?

师:你们的测量的范围大约也是在30厘米左右吗?那还有和他们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预设:

学生1: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圆形的周长.(请学生黑板上演示)

学生2:用软尺直接绕一周读出它们的周长。

师小结:像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今天,其实这个方法应用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化曲为直。在以后数学的学习中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

师:其实圆片还有一种测量周长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师:在圆片上选一个标记点,对准0刻度,沿着直尺的滚一周,直接读出标记的刻度就是它的周长,像这种方法叫做滚动测量法。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会有些图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周长,以及探究这么多求周长的方法,那进入智慧小屋看看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事吧?

1、认真观察,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更长呢?

师: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下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师: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3、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如果让小老鼠和小鼹(yàn)鼠分别绕AB两块草地的周长赛跑,公平吗?

师:先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公平?那你说的应该是这两块草地的什么不一样呢?题目绕AB两块草地的周长赛跑(课件再将题目中的周长字眼进行边框强调),请你坐下再认真思考下。

指名说说为什么公平?(让学生来黑板指一指那些边是对应相等的)

师:他分析的非常的好,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弯曲的边就是公共要走的边,所以他们的周长是一样长的,这个比赛是非常公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三道难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

4、量头围和腰围

过渡:其实数学不仅仅是停留做有趣的练习,更多的是应运用于生活,请你们找找藏在我们身上的周长吧?

师:我请(指名3位同学说一说)

过渡:那现在我们也一起动手量一量我们的头围、腰围,测量前请听规则:

同桌两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并把结果记录在各自的作业单的第二题处。

哪一桌能又快又准确的测量好,并迅速的坐端正,给前10桌点个赞。

师:请小组长拿出学具带将软尺发给其他组员,开始测量。

师:时间差不多了,请小组长快速的将软尺收回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右上角并用端正的姿势告诉我你们测量好了。哪位同学分享下你的测量结果,我请。(指2名)

[设计意图:设计同桌两人测量头围和腰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活,学有用、有趣的数学。]

四、深化新知,升华小结

过渡:刚才我们测量的那么开心,其实周长不仅藏在我们的身上、身边,在我们生活的祖国也是有周长的,请欣赏中国地图的边境线的周长。再欣赏地球赤道的周长,进行对比,感受中国边境线的长。

师:其实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我们身边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还有用到周长的知识,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感受周长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不仅源于生活,更应用与生活,潜移默化地把数学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后反思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所以本节课创设蚂蚁爬树叶比赛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突出了蚂蚁爬行的路线,由“一圈”过度到“一周”,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利用蚂蚁比赛的这个设计,例如:在分析路线的时候未详细的结合比赛规则突出一周,针对这个问题将在分析路线之前,先和学生一起分析规则再进行判断。

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画一画,说一说等一列活动,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从理性上认识周长。在这个环节通过辨析练习理解抽象的封闭图形,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将设计判断封闭图形的练习改为为活动探究,让学生用铁丝动手折一折任意的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折。在小组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图形与长度的关系,引出周长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思考周长与形状的关系。更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理解周长,感受周长与形状的大小无关。

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同物体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周长有了一定的感知,这个环节除了探究求规则图形的方法,可设计增加一些不规则图形的测量,增加周长计算的特殊性及有趣性,同时在这个过程我应该更多的参与小组,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及时进行指导。通过设置三道难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活,设计同桌两人测量头围腰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这个环节对学生如何测量头围可以适当的进行指导,减少误差和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通过欣赏中国领土的周长及地球赤道的周长,对比凸显我国领土边境线的长度,进一步感受周长无处不在,在这个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这些例子比较抽象,可以设计较为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最后课后让学生去我们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潜移默化地把数学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语言表达、语言的趣味性方面还要加强,评价性及激励性语言太过单一,课堂带入感还需要提高,今后的教学中将针对自身的不足及时的补缺补漏,语言方面有意识锻炼改进,多借鉴其他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