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版  频道栏目  教育教学

汉字演变趋势:简化与规范

      甲骨文是汉字的老祖宗,简化字是汉字的最新形态。汉字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古文字时期,汉字的形体与书写材料都不固定,与现在的汉字有很大区别。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之所以能被辨识,主要是一些表现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象形字,以及以这些象形字为主要部件构成的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但是更多的甲骨文形体具有和后世汉字大不相同的特点。

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的形体具有了简化的倾向。青铜器上的金文单字有3000多个,能够识读的有近2000个。

战国时期汉字的演变非常显著,有:陶器文、简帛文、玺印文、货币文、石鼓文,形体结构上也产生了极大的混乱,导致秦代小篆的推行。这时,汉字的轮廓、笔画、结构定型化了,形体更加符号化、线条化、规律化,减少了书写与认读方面的混乱和困难。

在小篆的基础上,演变为隶书,这是汉字演变历史上的大事。隶变后的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交际工具,更加便于运用了。

楷书、行书、草书几乎是同时期出现。它们发展成熟后,汉字的字体(书体)演变的历程基本宣告结束。从此只有字体形体的变化,不再有新字体的出现。

楷书是后世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书体,它把汉字的形状,由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的正方形。汉字被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而言。

自东汉末到隋唐时期,楷书基本定型。在宋代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称为“宋体字”和“仿宋体”,其风格一直沿用至今。

影响汉字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人们希望写得快,节约时间,于是要求汉字的形体简单易写成为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促进了汉字的简化。而简化需要得到社会的共同认可,这就是规范。在汉字的演变中,每隔几百年,伴随着对简化的认可,都要进行一次对汉字的规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