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天地  教师风采
语文园地
作者: 林国耕

第一课时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本: 2003 年 12 月第 1 版
书名:语文(三年级 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时:第一课时
作者:林国耕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 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本组课文讲述人们对待动、植物的态度和做法,以及产生的结果,提醒人们要留心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课文已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和内容导向。学生可以学习模仿所学课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思路:事先布置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再进行活动小组交流以及在班上汇报。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完成口语交际训练,树立孩子的环保观念。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大胆交流、汇报。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 教学流程 】
一、 明确口语交际内容
1、 汇报环境受到哪些污染。
2、 汇报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
3、 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二、 进行口语交际
1、 分小组交流,选出有特色的、调查面广的作品。(建议按活动内容分小组)可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交流: (1) 你调查时采用什么方法? (2) 你在自己的调查中有什么发现? (3) 你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4) 你能根据自己的调查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进行说明吗? (5) 改善家乡的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6) 你通过本次调查有什么收获呢?
2、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发言。
3、 各小组推举代表到全班汇报。
4、 评选优秀个人与作品。
如:( 1)独具慧眼奖 (2)不辞辛劳奖(奖给亲自调查、访问,获取资料者。) (3)最佳人气奖
5、 小结。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 课后反思 】
【 精彩点评 】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课件与讲稿
媒体与实验
练习与测验:根据今天的课堂发言整理一份书面材料。
背景与资料:福州变化日新月异,内河的疏通,闽江两岸公园的兴建,棚屋的改造……都是很好材料。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 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要求学生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
教学思路: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或想象几年后的家乡变化,或回忆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成作文。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指导写作,训练学生整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观察、想象相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孩子。
【 教学流程 】
一、 读题,明确要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请大家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收获、体会写下来。作文主题:环境保护 ; 内容选择:可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 可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可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二、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确定写作范围 (提示:如选择写几年后家乡的变化可正面或反面进行描写,也可编童话故事,但主题要明确。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三、 学习范文,引导写作。
范文(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下期《同步作文》)
沱 江 河 附 近 的 环 境 调 查
星期六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沱江河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了沱江河旁,这是流经我家乡的最大的一条河。可当亲眼看见那被污染的河水后,我非常吃惊。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蔬菜叶子、泡沫、包装盒等杂物,由于没有人打捞和清理,终日漂浮的落叶腐烂了。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河底布满了青苔、泥巴、红色的虫子和乌黑的像棉絮一样的沉淀物。我们往河下游走去,这里河水的情况更糟。河两岸到处都是鸡毛、鸭毛、砖头、煤渣和捆鸡的稻草,因为这里有个家禽屠宰市场,所以才会留下这些废弃物。尽管夏天还没到,蚊子和苍蝇却已在空中飞舞,四周的黑泥土散发出一阵阵臭气。沱江河边的树木因为吸收不到干净水的精华都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满身只剩枯枝败叶了。可是就连这为数不多的几棵树上还挂着许多塑料袋子。整条江就像一个生了重病的人,在哀声叹气,呼吁着,盼望着新的生命。我不敢正眼看它了。它是那样可怜,那样可悲,那样无助。我心中一阵阵隐痛。
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小公园,这儿的环境令我们的心情有所好转:绿油油的草地像给公园铺了一层绿地毯;公园里的树都已经发出了嫩绿的小芽,有些都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叶子;鲜红鲜红的茶花也向游人绽开了笑脸。
同在一个城市,小公园比沱江河两岸美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很明显,这是因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园呢,不但没被污染,还得到了人们的悉心呵护。看来为了能在一个清新、美丽的环境里生存,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不乱丢生活垃圾,同时还要阻止别人乱丢垃圾。大家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 面批(当堂批改部分完成习作的学生)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第三课时: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 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欣赏、评议能力,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
教学思路:实物投影仪投影优秀的和有普遍不足的作文进行集体评议;再同学间互评、修改。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欣赏、评议,修改作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评议、修改作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孩子。
【 教学流程 】
一、 投影出示几篇优秀习作(避免雷同)
1、 自由读
2、 各抒己见议优点。
3、 教师归纳。
二、 出示几篇具有普遍不足的作文(避免重复)
1、 自由读
2、 评议不足之处,并说说怎么改。
3、 修改前后习作比较,谈体会。
三、 同学间互相修改习作
(教师应根据学生目前习作能力,进行搭配,安排小组互改。)
四、 小结
第四课时: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 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我的发现”是从本册或以前所接触过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日积月累”中的反义词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古诗中的名句以积累、背诵为主。
教学思路: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学习,再集体学习。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2)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
2、 过程与方法:读、认、讨论、理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 教学流程 】
一、 明确学习任务 : 完成“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内容。
二、 训练点一:“我的发现”
1、 齐读第一组: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讨论上下两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引导学生用“我发现第一组的第二句话——”的句式汇报。 4、学习第二组句子。 5、自学汇报。 6、教师补充练习:出示几个简单的句子,请学生模仿文中的例子改成比喻句。 7、师生共同小结:改成比喻句后,可以更加具体、形象地表达所描写的物体的特点。
三、 训练点二:“日积月累”
1、 读读认认
(1) 自由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 理解词语的意思。 (4) 理解本题训练的是几组反义词。 (5) 补充所知道的反义词。 (6) 反复读,变化方式背诵。
2、 读读背背
(1) 自由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 讨论,借助学习工具,弄懂每句诗句的大意,记住诗人名字。 ①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选自《送梓州李使君》,它描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每个山谷中都有参天大树,到处听得到杜鹃的歌唱。千、万:虚指很多。) 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选自《积雨辋川庄作》,它描绘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唱的情景。( 一望无际的水田上空白鹭在自由地飞翔,绿树成荫的夏季中,树上黄鹂鸟正愉快地歌唱。漠漠:一望无际。阴阴:绿树成阴。啭:啼叫。) ③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选自《雨过山村》,它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 蒙蒙细雨中,偶尔能听到几声鸡叫,村中的景致很美,小溪边,竹林成片;小路旁斜架着一座木板桥。) ④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选自《曲江二首》,它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穿梭飞翔,时隐时现;蜻蜓在水面上轻轻点水,自由自在地飞舞的夏日美景。 ⑤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选自《破阵子》,它描绘的是池塘美景。斑斑点点的青苔分散在池塘边上,树木枝间,偶尔可听到几声黄鹂欢快的啼叫。 (4) 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5) 补充课外积累的关于写景的佳句。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 交流学习心得(有关本单元的主题“环保”)
四、 训练点三:“展示台”
1、 启发:本单元,你的收获? 2、 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例: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或手抄报等其他形式。 3、 指导,评议。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 课后反思 】
【 精彩点评 】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课件与讲稿
媒体与实验
练习与测验:
一、写反义词
勤对( ) 劣对( ) 恶对( ) 罪对( )
我还知道很多这样的词语,我会写:
二、我能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生动。
1、 柳条摆动着。
2、 这片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三、请向同学推荐一句你最喜欢的写景佳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