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韩愈在《师说》写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更重要的是能“传道解惑”。因此,老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思想状况。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体会到,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学生只有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才能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才会事半功倍的。

教师与学生交流要注意技巧,讲究艺术性,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会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乐声、误入禁区的哨声和驱除苦闷的良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采用放松彼此情绪、注重情理感化、巧用幽默语言、缩小心理距离和震撼启迪思想的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放松彼此情绪

教师良好的情绪会增进师生间彼此的亲近和依赖,所以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需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表现出耐心与韧劲、爱心与期望。只有感情真诚和情绪良好的双方交流,才能产生“共振”效应,才能得到情感回报。特别是与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教师首先应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犯错误的学生一般事先怀着紧张不安的心情准备受训,思想有顾虑。,心中想着应付的腹稿。这时,教师如不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谈话就会变成一问一答的审问式,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当学生来到自己身边时,就要通过热情招待,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谈话可以从学生的爱好、特长等引出话题,如对爱唱者谈歌、善画者说画,好球者谈球,对沉默寡言又无明显特长的学生可以拉家常,或从班里的某同学、某件事谈起,待学生的紧张情绪放松后再渐入正题。这样学生心理的“戒备”解除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谈话就会自然、和谐、投机。

注重情理感化

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亲切。这样,学生易于接受,敢讲真话,会向你敞开心扉。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提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爱护,并从内心萌发和增强对教师的尊敬与信赖。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与气氛,恰当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师与学生谈话,冷冰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一味的批评,都会关闭学生心灵的大门,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要“达理”必须“通情”。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信任老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批评。

巧用幽默语言

亲切、自然、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说出心理话。如果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不仅会降低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会使师生间产生隔阂甚至对立的情绪。有位著名的德国演讲家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采用幽默渗透,常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类比渗透。用一种相近或相似的人或事暗示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2、侧击渗透。即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直接点出来,只从侧面敲击一下使其注意。如有一位学生经常迟到,偶然有一次来得特别早,教师可适时表扬,学生会体会到:老师是在照顾自己的面子,不批评自己。自觉改正迟到的毛病。3、先褒后贬。把批评的话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缩小心理距离

教师与学生在交谈时需坐得近一些,这样不仅可以使谈话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彼此输出的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给双方一种促膝谈心的感觉,从而缩小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信任与尊重,而且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一些细微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流露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谈话的角度、内容和方式。

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可变换角色,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当教师想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时,不妨试着变换一下角色,做一个大孩子,从学生的某一爱好或喜欢的亲朋好友谈起,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他们共同打乒乓球、踢毽子、做游戏,在大家在心情愉悦、感情融洽的氛围中引人话题。当学生觉得你是那么随和可亲,跟自己很合得来时,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述说,让你了解他们的一切。此时,你跟学生的感情也就更加亲近了。

震撼启迪思想

与学生谈话时教师要讲究语言的力度,使之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每一次谈话都要使学生受到震动,从而反省过去的行为,确定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品格,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真理随着优美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理,从而打动人心,引起震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思想达到升华。这样的谈话才是成功的。

有时候交流,只是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会心的眼神。只要善用心语,一定会开启智慧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