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期望值的提高,班主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不断增强。由于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素养差异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参差不齐,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多层次的,有些期望值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在与家长联系、沟通时,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家庭的实际出发,注意沟通中容易出现的某些错误的倾向,以便增进相互理解,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下面我就我这十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得失,来谈谈自己对与家长沟通的几点反思。

一、与家长沟通需要注意的心理误区:

1、居高临下、好为人师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的职业习惯容易造成我们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心理,这样的心理会让我们在和家长的交流中,不注意倾听,不注意分析学生、家长的特殊情况,而急于抱怨学生、指责家长。班主任普遍对教育学困生感到头痛,在苦口婆心的教育后,如果效果不佳或家长稍有配合不力,我们往往迁怒于家长。有时就会直接的、甚至最后通牒式提出指导意见。十年的班主任经验教训充分验证:一味指责、抱怨、教训、教育的口吻会使家长产生“低人一等”的屈辱感,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影响家长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前我教过的班上有个男生,个性内向,言行极不合群,常与同学起激烈的冲突,严重影响班级的团结。我又气又恼,就多次找他家长,认真交流,试图寻求解决办法。但由于自己不是很注意交谈语气,指责和指使的成分较多,使家长产生了畏惧和反感的情感。这样既不利于教师了解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家长、老师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2、急功近利

  教师是一个奉献多于获得的职业,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修养,在微薄的工资和无尽智慧、精力的奉献之间才能够获得一种心理的平衡。但是,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成绩和评价仅仅建立在各种量化标准上,而不顾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就会容易被功利心所诱导。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会有一种抱怨的情绪,这种抱怨的情绪会让家长感觉我们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孩子。对于优秀学生或有进步的学生的家长,我们就容易急于表白我们的付出,以便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感激,这样的心理当然也会妨碍我们的有效交流。刚工作的我血气方刚,每次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比赛,总要求学生要拿第一名;每周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也要求学生要做到全校最好。如果学生的表现没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我心里总会有股怨气,埋怨孩子不争气,有时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透露出这种情绪,导致有些家长就对我有了不满的情绪,也影响了我今后的工作的开展。后来我经过反思,认识到了自己在意识上的错误,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克服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今年班上有个女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结果一次考试没有认真复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她一拿到卷子就哭了,我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她,而是采取冷处理,在班上再次强调了平时一直给学生灌输的思想,不要把一次成绩看那么重要,而是要看到隐藏在成绩后面的内容——自己的学习过程。因为这个学生家长对她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所以课后我马上打电话给她妈妈,委婉地汇报了她这次考试的得失,并把问题详细给她分析了一遍,该家长马上接受了(可能因为关于考试成绩的问题,我在家长会上已经表述了我的看法和观点),并对我表示了感激。第二天我问这学生,她告诉我妈妈昨天陪她把这次考试分析了一遍,总结得失。这使我认识到要正确地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过于急功近利。

  3、不体谅对方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但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们的教育既有共性更有个性,而且个性应该更为重要。我们对个体学生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就一定要了解其家里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了解问题的真相和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班级的立场,学校的立场,有时就难以体谅对方,体谅家长的难处,也就无法协调。虽然,我们很可能说服学生和家长,但是,问题可能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有次学校定制校服,学生把衣服都领回去了,第二天又拿来,说妈妈说原来的衣服还能穿,不用买新校服。我当时心里就火了,心想你要不定校服就早和老师说,现在还要去退,不是给我找麻烦吗?!但我并没对学生发火,因为我知道,这个学生家里经济情况比较困难,而且孩子的确个子也挺小的,就算明年六年级长个子,也不可能长太多,我就打电话给他家长,再深入了解家长的想法,经过沟通,我就叫他家长写个书面申请,再拿到学校去退衣服。再如去年我带的五年级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个女生晚上睡觉从床上滚下来,导致骨折。从学校角度来讲,这个意外我们并无什么过错。但从家长的角度讲,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心情一定是很着急的。于是,我就调课两次陪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拍片,并带了几个学生代表到家里表示慰问,课间还安排专门的同学陪护她,放学请家住在附近的同学负责护送到家。看到我们老师和同学这样的举动,该家长很感动。原先那种埋怨校方的心理也就打消了,事情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班主任站在家长的立场,为家长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学生和家长都会反过来为我们着想,很多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  

二、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⑴、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一个同学今天又打人了。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又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教师说;“***今天课上听课比较认真,也举手发言了,但老是处理不好和同学的关系,这不,今天她又打人了。”家长一听,马上道歉了,后面的话就好讲了,和老师谈话的态度也积极配合多了,不是那种冷冷的语调了。然后教师趁机提出:“我们希望家长能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教师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

 ⑵、报忧也报喜,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谈孩子在校上课、作业、纪律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比如说我班上有个学生是外校转来的,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就发现他每天放学都不是直接回家,总要在路上慢慢溜达,有一次我就跟他后面看,桥洞底下每个摊子他都要停一会,在那里看看,路上也总是边走边东张西望。后来我就这个事情和他家长通了几次电话,并且我也采取了一些教育手段。后来有一次,我发现他路上走很快,比其他同学都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我就打电话问他妈妈,说今天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还是你要求孩子几点要到家?家长都回答没有,他还以为孩子怎么了,我说没事,你今天要表扬他,因为我发现他懂得一放学就该直接回家,而不是在路上浪费时间。家长听了很高兴,不断地向我表示感谢。

2、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的作业错误,是一种粗心。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这时教师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并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毕竟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比如说我班上的学生某某,他学习成绩是一塌糊涂,根本就是不想读书的样子,有一段他妈妈早上经常带他在门口吃扁肉当早餐,我停车的时候都会和他们打个招呼,有时还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又睡迟啦?我并没因为孩子不爱学习我就很讨厌他。其实我也经常在他家长,甚至学生面前当众表扬他,说我很佩服他的独立自理能力,班上把学习好的学生拿出来和他比,甚至在这方面还不如他。比如说同样拿10元钱过一天,他可以过得很舒服,学习 好的学生不见得就会赢过他。家长觉得老师并没有看不起他的孩子,也就不会有抵触老师的心理,每次与老师的沟通就显得顺畅许多。

3、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

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家长出于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因为作为一个家长,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等一大堆事情,因为孩子的问题要放下手头的事情,本来心情就不好了;或者说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来,已经很没面子了,路上再在心里犯一下嘀咕 ,我的孩子今天又犯什么错了,怎么老 教不乖,这么不懂事啊……等等,心里已经是很不舒服的了,如果一见老师的面,就是严肃的,眉头紧锁的,那心情不就更不好了?怎么会再好好听你说话,和你配合呢?所以,我一般和家长讲话,都是先微笑一下,尽量面带笑容和他们沟通,包括在家长会上。用自己的微笑拉近与家长的距离,用自己的真心感动家长,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增进互相的理解,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