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天地  教师风采

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创新中的应用

张晓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 在教育改革中,作为全新思想的建构主义,主张知识是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创造,而不是对绝对现实的认知。因此,本文从一则寓言出发,具体阐述了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通过与传统思想的对比深入分析建构主义的利弊,最终肯定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育创新

引言

有这样一则夸张化的寓言讲述了现实教学的影子——青蛙准确地讲出了“鸟”这种动物的特征,而作为“学生”的鱼很有兴趣而且很认真地听讲,但由于它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故它心目中都是“鱼化”的动物,如鱼化的鸟、牛和人。由此可得,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知识与意义不可能独立于我们而存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这就是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1980年末期,建构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他们从“新认识论”的角度对客观主义的教育作了深刻的思考。这里要予之说明,客观与建构都是知识的重要维度,区别在于:客观主义处于知识连续的统一端,他们对知识的假设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而建构主义,主张知识是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创造,而不是对绝对现实的认知,注重个人对知识的建构。[1]

二、与传统信息加工思想的比较

将建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的信息加工思想相比较,存在如下差异:

1、学生观:

前者认为其是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后者认为则认为其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观:

前者认为教师作用大,是指导者、设计者,而后者认为教师是帮助者、合作者。

3、知识观:

1)客观性与主观性:前者认为知识独立与头脑而存在即客观性,而后者认为知识是一种假设猜测,本身无意义可言,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理解知识的意义的,即强调主观性;(2)普遍性与情境性:前者认为知识是不受环境制约,任何环境均可使用,而后者则认为知识依赖于情境,知识的掌握必须与情境相符,之后实践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之后的知识建构;(3)个体性与群体性:前者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后者则认为知识获得是个体参与,群体的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4)明确性与缄默性:前者由于知识的客观性,提倡知识固定不变,而后者认为知识存储于人,不只限于头脑,属于情境的、分布式的认知。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赋予了新的解释,因此持该理论的教师采取随机通达的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情境式支架式教学来进行教学,注重社会性相互作用。

综上,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所提倡的是一种批判的、质疑的、猜测式的学习,倡导生动活泼,反对信息加工的惰性学习。正如有学者(高文,2002)指出,建构主义理论重视认知,将教育焦点从教师的教学上移到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形成,它提倡知识是发展的可建构的,学习者通过人际互动来理解解释世界并建构知识,这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

三、建构主义思想的局限

然而,建构主义受到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作用,也存在着弊端。从它的基本观点中就体现出不足,比如过分强调主观性、情境性而否定知识的普遍价值,知识抽象概括的重要性。同时,不一定合作学习才能出真知,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个体学习也同样重要。目前有关建构主义教育存在以下缺憾:其一很多人从宏观理论层面探讨,结果是“有多少理论家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其二是把这些未经加工的,“哲学味道”很浓的建构主义思想直接搬进课堂,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致有人惊呼“留心教室里的建构主义”。[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的利弊,决定它适用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在结构良好的领域,问题都是比较规则和确定的,可以直接利用现成公式和法则,比如小学加减运算等初级知识的获得,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如灌输、讲演、记忆、反覆练习对学习的正面作用仍然存在,如果被过分排斥的话,则又会走到另一个极端。[3]但是,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却常没有明确答案,知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无法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策略,这是需要我们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重新分析,建构出全新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就像医生看病,法官断案等情况,这是高级知识的获得,教学就要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联系和灵活变通。

结语

换言之,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层面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它为我国教育创新和实践提供了某些最基本的理念和思路,具有指导作用。虽然不能说“建构主义总是理”,但至少算是教育指导思想“武器库”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辛自强,林崇德,2006)。就像《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言:“教育既有培养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我们要努力通过建构主义的教育,让创造力得到真正的鼓励并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因此,对于西方的建构主义思想,我们中国教师在“拿来”的同时,要更尝试用自己的大脑来“建构”建构主义。必须从超越的角度来看待建构主义,这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但“为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学”一定是当今教学和学习理论中不变的重要信念。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燕,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任友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龙种还是跳蚤?教育参考.200211

  

  


返回原图
/